威睿公司推出这样一款出色极充桩背后,离不开产品研发中,始终保持攻坚克难,精进不止的专业精神。不到10个月时间完成初代充电桩从开发到量产,而一般情况,一款充电桩的开发周期接近一年半。这意味着,研发团队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、专注力、意志力。
从团队搭建到资源投入几乎“不设限制、一路绿灯”,以最大的投入做最专注的事,取得初代极充桩“充电5分钟,续航120公里”惊人成果后,针对方案中每一处细节再优化,不断推倒重来,力求达到至臻完美。
例如国内首创的“无感开盖”功能,几番研究决定选择成本相对较高的射频,精准控制覆盖距离;即插即充、即拔即走,无需刷卡或扫码,提升充电体验的易用性和流畅性。而增加的桩云通讯功能,交互功能从12项增加到28项。充电桩不止能检测到电池的电压、电流和充电进度,还能检测到电池包和充电设备的温度。如发生特殊情况,极充桩会自动调节输出功率,并向车主告警,提升充电安全性。
新能源浪潮风起云涌,未来多些像威睿这样持续打磨产品技术的能源企业,共同发力更绿色、更高效、更安全的充电模式,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也将再上新台阶。